一单元

Made In Revival_Society WEB:www.revival-society.org.cn Main Production Members:TianYeORG

Product ID:0x520x53-484849-0x14012 Product ID issuing unit / personnel:KING Publication time:2022y/2m/19d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概况:

内容:

  1. 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地位)
  4. 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人民政府主席
  5. 会议决定将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6. 会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意义:

 

开国大典

概况:

内容:

  1.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 盛大的阅兵式
  3. 盛大的群众游行

意义:

新纪元新在哪里?:

西藏和平解放

概况:

标志:

意义:

例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哪些准备?

结合《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影片,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

 

第二课 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

时间:1950-1953

背景:

  1. 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我国东北边境地区遭到轰炸,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2.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3. 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决定
  4. 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

概况:

口号/目的:

过程:

意义:

英雄事迹

黄继光:

邱少云:

抗美援朝精神:

最可爱的人是?:

例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

第三课 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

背景/原因:

  1.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
  2. 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情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 广大人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开始标志:

内容:

结果:

意义(这是广告:本资料由RS(复兴会)制作!,网站为:www.revival-society.org.cn):

例题:

为什么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调动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红色政权。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③解放战争时期

1947 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随后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翻身农民积极发展生产和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④1950 年土地改革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也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性,巩固的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二单元

 

第四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1.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3. 土地改革完成,抗美援朝胜利,国家政权得到基本巩固

概况:

目的:

基本任务:

特点:

  1. 以重工业为主
  2. 主要重工业在东北地区

唯一出路:

内容:

结果:

意义:

  1.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概况:

内容:

  1.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选举产生领导人,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地位:

宪法

宪法的内容:

  1.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宪法意义:

54宪法(1954年宪法)的性质/地位:

例题:

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

谈谈你对两会的认识(这是广告:本资料由RS(复兴会)制作!,网站为:https://revival_society_web.4everland.app/)

 

第五课 三大改造( 注:1953-1957 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6 年是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

结果:

实质:

意义:

局限性: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背景/原因:

  1. 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
  2.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3. 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需求

方式:

经过:

手工业合作化经过

公私合营

概况:

目的:

性质:

政策(创举):

赎买政策的意义:

例题:

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1. 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 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变革
  3. 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4. 农业工业发展迅速经济逐步增长

社会性质的改变

 

第六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成就和八大一次会议重要

 

中共八大第一次会议

概况:

意义: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概况: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结果: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消极影响: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示:

八字方针调整

时间:

目的:

方式/八字方针:

结果:

文化大革命

概况:

反革命集团:

结束标志:

影响:

启示:

建设成就

内容: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1956-1966):

(经济)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意义:到了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经济)工业布局也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经济)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航空工业也逐渐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经济)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经济)水利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科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地位: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科技)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意义: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模范人物):

文革时期(1966-1976)

(科技)1967年6月,我国成果爆炸第一颗氢弹

(科技)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

(科技)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注:转折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概况:

背景:

  1. 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 “两个凡是”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两个凡是”的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
  3.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内容:

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目的:

性质:

意义:

拨乱反正

内容:

典型事件:

成果: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义:

 

梳理、对比、总结: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和联系:

拨乱反正的结果:

思想政治组织
两个“凡是”的左倾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左”的思想指导下的中央领导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核心

时间线:

 

第八课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概况:

背景:

目的:

小岗村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全国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2.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发展的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注意新路不是新道路

结果: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背景:

开始标志:

中心环节:

表现/内容:

  1. 所有制形式: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 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措施:

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始实施的概况: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内容:

  1. 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 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不背):

  1. 在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 在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与市场经济两种手段的长处
  4. 促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

 

第九课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背景(也是对外开放的背景):

概况:

深圳经济特区地位:

意义: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过程:

  1. 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 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4. 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5.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6. 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内陆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7. 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格局:

特点: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背景:

时间:

意义:

  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十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套话:

☆☆☆☆☆☆☆☆☆☆☆☆☆☆☆☆☆☆☆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过程: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中共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一步推向前进。
  2. 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4. 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谈话),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5.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6. 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 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共十五大的内容:

中共十五大的意义:

南方视察(会谈)的背景:

南方视察(会谈)的意义:

南方会谈中提到的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的地位:

理论成就:

如何理解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内容:

大会内含:

大会意义:

科学发展观解决了: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主题:

大会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概况:

大会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